• <abbr id="msyeu"></abbr><li id="msyeu"><dl id="msyeu"></dl></li>
    <li id="msyeu"><dl id="msyeu"></dl></li>
    
  • <dl id="msyeu"></dl>
    <li id="msyeu"></li>
    <li id="msyeu"><dl id="msyeu"></dl></li>
  • <li id="msyeu"><dl id="msyeu"></dl></li>

    碳賬本記錄綠色生活

    發布時間:2022-09-09 10:33:56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喬沐

    數據顯示,我國居民消費行為能耗約占能源消費總量一半。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消費端的碳減排不容忽視。如何引導人們選擇綠色消費方式、積極參與低碳生活,成為許多企業探索的方向。

    “每個人日常生活中的微小減排行為,疊加起來,就是相當龐大的規模,因此倡導消費端的個人生活方式綠色低碳非常重要。”北京綠普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綠普惠”)創始人陶嵐告訴記者,通過數字化方式建立碳賬本,讓綠色生活方式轉化成綠色價值,是綠普惠的初衷和目標。

    解決發展痛點

    在推動綠色低碳生活的實踐中,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推出碳普惠平臺,將個人低碳行為量化核算后,把碳減排量折算成碳積分發放到用戶賬戶,以此鼓勵用戶選擇綠色低碳行為。“創立綠普惠之前,我曾經參與碳普惠項目的推廣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消費端排放的特點和工業端的企業耗能不一樣,排放源分散且數量眾多,僅靠相關政策很難有效激勵消費者,所以需要探索多元化碳普惠機制。”陶嵐說。

    如何讓用戶自愿選擇綠色低碳行為?通過對碳普惠項目發展中面臨的用戶對自身減排行為感知度不明顯、項目參與度不高等痛點的分析,綠普惠的解決之道是做好碳賬本。

    “碳賬本記錄下人們的每一次碳減排行為,比如用戶選擇低碳出行、垃圾分類、綠色餐飲、無紙化辦公等。企業經用戶充分授權后,將用戶的綠色行為同步到云平臺上,幫助用戶完成碳賬本的開立、量化、記錄,并整合資源提供多元激勵方案。”陶嵐說。

    “綠芽積分”項目是綠普惠為四川省瀘州市政府建設的碳普惠平臺,也是綠普惠開展的第一個項目。“項目納入了瀘州銀行、瀘州公交地鐵等企業,當地市民可以通過綠色出行、光盤行動、綠色消費等方式獲得減排激勵。”陶嵐介紹說,截至2021年底,“綠芽積分”下載人數超過5.8萬人次,日活躍度近2000人、產生綠芽積分780多萬,累計減碳量達34噸。

    隨著碳賬本功能逐步完善,綠普惠平臺與美團單車、百度地圖、貨車之家等企業開展合作。從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5日,平臺帶動減排用戶超過1000萬,減排次數超2.4億次,減排量累計突破10萬噸。

    運用數字化手段

    消費端減碳要可持續,需要有科學嚴謹的減碳測算和碳計量標準。如何建立一個科學的碳賬本?“我們在持續不斷研究完善,致力于構建第三方數字化綠色生活減碳計量平臺。”陶嵐說。

    為了保證市民綠色消費行為碳減排量化的科學性,綠普惠平臺以中華環保聯合會發布的《公民綠色低碳行為溫室氣體減排量化導則》為依托,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數字技術賦能,將分散的消費端行為碳減排量化,實現衣食住行用多場景下綠色行為的量化、去重、記錄和融合匯總,確保市民減排數據的可追溯和不可篡改。

    綠普惠為碳賬本設計了4層架構。最上層是衣食住行購等各類碳減排場景,這些減排行為被第2層的數字化企業記錄下來,之后這些數據“篩”到第3層的綠普惠云碳賬本上,形成政府、企業、個人3本賬。減排行為如何量化則由第4層的中華環保聯合會、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等提供團體標準和認證監督。

    “通過接入更多的場景企業,把用戶個人的減排行為進行科學量化,并且記錄在綠普惠云這一第三方計量平臺上,形成用戶個人的碳賬本。圍繞用戶的碳賬本,引入平臺企業,可以進一步構建產品和價值。”陶嵐說,個人層面,每一次減排行為被云平臺量化和記錄,形成個人碳賬本,可獲得公益、商業和政策鼓勵性等相關物質、精神激勵,并作為綠色信用基礎;企業層面,云平臺解決了企業自身建設碳普惠平臺所面臨的減排標準不統一、減排量重復計算等問題;政府層面,云平臺可以解決政府自身建立碳普惠平臺所面臨的缺少用戶減排數據和減排日志的問題,為政府建設生活領域大數據碳普惠平臺和雙碳數據管理平臺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實現多方參與

    “綠普惠平臺的特點在于通過科學技術手段,動員眾多行業、領域的企業參與,實現多方共贏。在政府的支持下,平臺引入公益、商業、金融、保險等多種激勵機制,實現可持續發展。”陶嵐說。

    北京冬奧會期間,綠普惠為北京冬奧組委推出的“低碳冬奧”小程序提供碳普惠綜合解決方案,通過量化公眾日常生活各場景的碳減排行為,打造冬奧碳賬本。公眾在“低碳冬奧”小程序上踐行的低碳出行、舊物回收、光盤行動等綠色行為,都被科學量化,助力碳普惠相關行動。截至2月28日,該項目實現270余萬人參與,累計碳減排近2萬噸。“低碳冬奧碳普惠項目對構建全民助力碳中和的碳普惠機制以及打造冬奧低碳遺產具有重要意義。”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杜少中說。

    在“低碳冬奧”小程序之后,綠普惠在近期又參與了北京綠色生活碳普惠平臺“綠色生活季”小程序暨北京個人碳賬本項目。項目用數字化手段實現了多方鏈接、廣泛觸達,帶動市民減污降碳,激發全社會參與綠色低碳發展的潛力和積極性。

    活動中,北京市民劉偉使用“綠色生活季”小程序,購買一級能效的空調后,再購買一級能效的冰箱得到100元優惠,并獲得269公斤碳減排量和3000綠色積分。他用這些積分在小程序上兌換了不同商家提供的騎行卡、優惠券等獎勵。

    今年6月,由生態環境部等七部門印發的《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提出,加快形成綠色生活方式,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眾參與機制。“現在碳普惠項目普及已經具備基礎,下一步還要繼續做好全民參與工作。具體來講,就是要采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數字化技術,在用戶充分授權的情況下,通過科學算法,將公眾踐行的綠色行為量化為具體的減排量,吸引社會公眾積極參與低碳行動。”杜少中說。

    讓綠色低碳成為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是綠普惠的發展目標。“我們將繼續專注研究數字化綠色低碳生活碳普惠綜合解決方案,更好地為個人、企業和政府建設碳減排數字賬本,為實現‘雙碳’目標作出自己的貢獻。”陶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