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msyeu"></abbr><li id="msyeu"><dl id="msyeu"></dl></li>
    <li id="msyeu"><dl id="msyeu"></dl></li>
    
  • <dl id="msyeu"></dl>
    <li id="msyeu"></li>
    <li id="msyeu"><dl id="msyeu"></dl></li>
  • <li id="msyeu"><dl id="msyeu"></dl></li>

    抓住協同創新“牛鼻子”

    發布時間:2022-09-19 15:04:18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 作者:鄭孟狀 | 責任編輯:喬沐

    日前印發的《關于組織開展“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加強校企協同創新,并規劃部署未來5年要實現的主要目標以及要落實的7項重點任務。這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校企合作的重大舉措,對于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多年來,我國的校企合作在科技研發、項目合作、人才培養、技術咨詢等領域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豐碩成果。不過,在多年的合作中,由于政策背景、金融財政、體制機制等因素的影響,也暴露出一些痛點堵點。

    就合作動力而言,高校和企業都存在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足的情況。高校有著相對獨立的教學、科研和評價體系,面對企業、行業、產業的研發需求和人才需求,存在著體制機制轉變能力不強、制度激勵缺乏、利益驅動不足等現實因素。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存在著單方面投入高、見效慢、收益少的情況,特別是對于中小微企業,還面臨著合作地位不平等、與高校的銜接機制不暢通等問題。

    就合作模式而言,不少合作存在著規模相對較小、融合程度尚淺、合作層次不高等問題,且在規劃設計、技術委托、實習實踐、人才培養等方面,尚未實現更為緊密的高精尖技術共研、創新平臺共建、專利共享、師資人才共用等領域合作。

    就人才應用而言,企業渴望擁有更多的人才,但又面臨找不到、招不到、留不住的困境,人才的不足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而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擁有強大的師資力量與人才儲備,但未在校企合作中實現充分釋放和高效運用。

    加強校企合作,推動實現共贏與創新,還需抓住“牛鼻子”,多措并舉。

    要注重協調發展,推動高校和企業相向而行。要強化政府部門的牽頭引領作用,通過出臺激勵政策、開展項目扶持等措施提高高校和企業參與協同創新的積極性;要積極推動地方主體行業產業與當地高校共建創新聯合體,整合創新平臺,實現關鍵技術攻關和共性技術研發;要發揮市場導向作用,構建科學合理的合作機制、分配機制和評價機制,吸引高校主動參與校企合作;對于高精尖項目,政府要提供包括資金配套等在內的一系列扶持措施,提升技術攻關效率。

    要注重人才應用,充分發揮高校和企業雙重人才優勢。要遴選一批高校專家教授擔任企業的科研技術導師,利用研究專長,切實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推動項目發展;要擇優派駐一批博士生為企業提供科技創新服務,幫助企業對接高校創新資源;鼓勵高校邀請企業骨干擔任學校實踐導師和創業導師,鼓勵企業以資金投入、平臺搭建、項目指導等資源參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

    要注重技術應用,推動高校專利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高校往往存儲著大量的專利技術,要組織高校和專家教授主動參與專利轉化專項計劃,開放專利許可,加快高校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向企業轉移轉化;要探索分階段許可等多種定價模式,降低企業技術獲取成本;要建立專利展示專區,集中發布開放許可專利信息,為企業精準匹配需求專利。

    (作者系浙江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教授)